在我国享受周末和节假日是公民的义务,公司如果要求加班的话就需要支付员工三倍工资。那么三倍工资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科普一下关于法定节假日薪资的一些法律知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帮助,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三倍工资的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1月1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5月1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1、提交仲裁申请书,并且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受理仲裁申请书,符合要求的劳动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会做受理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通知当事人。
3、提交证据材料,一般由申诉人提供证据,但因为公司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公司负责提供证据。
4、调解劳动纠纷,为尽快处理劳动纠纷,会在仲裁前先进行调解处理。
5、仲裁处理纠纷,发现双方无法调解处理的,仲裁庭就要及时裁决。
在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分配上,考虑用人单位一般掌握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据,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事实的举证责任。不过,让用人单位一方承担举证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显然不合常理。同时,不少劳动者主张的加班事实时间跨度较长,若要求用人单位一概提供相应证据,对用人单位来说过于不利。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中,对加班费举证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也就是说,与劳动仲裁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定节假日薪资相关问题的详细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我们的律师将会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