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包括单位。如果单位明知单位的职工没有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而让其从事诊疗活动的,该行为同样构成非法行医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非法行医罪】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主体。本罪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备相关资质或资格而仍然从事相关诊疗活动。
3、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执业或者变更执业地点的行为。
4、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对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和患者生命健康的双重侵犯。
5、结果加重犯。如果行为人的非法行医行为导致了被害人死亡、严重损害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等后果,那么就构成结果加重犯,需要承担更加严重的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单位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吗?”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