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不能订立合同?

大律师网 2023-12-01    人已阅读
导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的自然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不能订立合同?”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不能订立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订立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不能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的原则包括哪些?

  订立合同的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是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不能订立合同?”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