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当履约争议发生时,双方有何种法定权利主张?

大律师网 2024-03-19    人已阅读
导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履约争议,双方均有权依据法律规定主张自己的权益,这主要包括请求继续履行、解除合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权利。

当履约争议发生时,双方有何种法定权利主张?

1. 请求继续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时,对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除非法律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2. 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在对方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特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此外,《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解除权人应当将解除合同的意愿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对方。

3. 赔偿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和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4. 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那么在违约情形下,受害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要求违约方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六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四条。

不可抗力事件影响下,合同是否可以变更或终止?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等。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它对合同履行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合同变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例如,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原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时间等无法实现时,双方可以通过重新协商,调整合同条款以适应新的情况。

2. 合同解除:同样依据《合同法》,如果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任何一方都有权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同时,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公平原则和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费用补偿或者损失分担。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此外,《民法典》第533条也规定了类似的内容,即“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一条款也被视为对不可抗力影响下合同变更或解除的一种补充性规定。

在履约争议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应依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合同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履行情况,合理行使继续履行、解除合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法定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鼓励双方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若协商不成,则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当履约争议发生时,双方有何种法定权利主张”的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咨询,请登录大律师网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竭诚为您服务。祝您一切顺利!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