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何种单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行为主体?

大律师网 2024-03-23    人已阅读
导读: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特殊单位,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这些单位在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时,可构成此罪。

何种单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行为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并非任何单位都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此类主体主要包括:

1. 国有公司:指国家单独投资或者国家控股的企业,其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2.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部分。

3. 事业单位:由国家举办,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4. 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经法律、法规授权,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社会团体。

这类主体在违反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决定将国有资产进行私分,且私分行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且数额较大时,就可能触犯私分国有资产罪。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资格?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资格,关键在于确认是否属于上述规定的五类特定单位。

1. 国家机关: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等由国家设立并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

2. 国有公司、企业:指国家单独投资或者国家控股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

3. 事业单位:由国家举办,承担社会公益服务任务的非营利性组织。

4. 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经由宪法或法律授权建立,代表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

5. 上述主体必须是以单位名义进行决策,并实施了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此外,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该过程中起决策、指挥、组织、实施等作用的,也可能构成此罪的直接责任人员。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此,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资格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对涉案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身份进行认定。

只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对于涉及此类违法行为的案件,必须严格依法审查,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有效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