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死刑的犯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探视的,但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被判死刑的犯人的亲属确实可以探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被判死刑犯人的亲属可以探监。具体办法由刑罚执行机关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对被罚限制人身自由的罪犯,以及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实行探监。”
死刑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权利视察监狱或看望亲属,只能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提出申诉或者聘请代理人等方式与外部进行有效联系。另外,探监需要遵守特殊的规定和程序,比如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在探视过程中可能需要有监管人员的陪同。同时,由于死刑犯的身份特殊,可能会对探视的人数、时间、次数等方面有更为严格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八条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探监的要求和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条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常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具备探监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的监狱可能允许罪犯的朋友进行探监,这主要是为了给监狱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证件条件:探监时,必须携带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提供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不过,根据现在的普遍做法,通常不需要第二种证明。
3、时间条件:虽然法律规定了特定的探监日,但现在大多数监狱在除法定节假日外的其他时间也允许探监。但是,这通常需要事先与狱警协商并获得同意。
4、探监流程:在探监前,建议提前联系监狱狱政管理科,确定具体的探监时间和所需手续。探监人进入监狱时,需要接受安全检查,并遵守监狱内的相关规定和纪律。
5、会见方式:探监时,探监人与被探监人通常不能直接接触,而是通过隔音、防爆玻璃进行隔离,并通过电话进行交流。
6、物品限制:探监人一般不允许给被探监人携带物品,如果确需传递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并符合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七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发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罪犯写给监狱的上级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件,不受检查。
以上是关于“被判死刑的还能探监吗?”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