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收到与描述不符的商品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维权:
1、与卖家沟通:首先尝试与卖家沟通,说明问题并要求退货、换货或赔偿。
2、保存证据:保存与卖家的聊天记录、商品描述截图、商品图片等证据。
3、向平台投诉:如果卖家不配合,消费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介入处理。
4、寻求法律帮助:如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法律机构寻求帮助,必要时提起法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卖家在商品描述中进行虚假宣传,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因虚假宣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卖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在严重情况下,如构成诈骗罪等犯罪行为,卖家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为了避免购买到与描述不符的商品,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信誉良好的卖家和平台:购买前查看卖家的信誉评分和买家的评价,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卖家和平台。
2、仔细阅读商品描述和图片:购买前务必仔细阅读商品描述,查看清晰的商品图片,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
3、了解退换货政策:在购买前了解平台的退换货政策,确保在收到与描述不符的商品时能够顺利维权。
4、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选择平台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或货到付款等安全支付方式,降低交易风险。
以上是关于“网购收到与描述不符的商品消费者应如何维权?”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