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大律师网 2016-03-28    人已阅读
导读: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有人说犯罪未遂没有造成犯罪的后果,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那么犯罪未遂到底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案例】一行为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有人说犯罪未遂没有造成犯罪的后果,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那么犯罪未遂到底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相关案例】

  一行为人撬窗户进入某出租房盗窃东西,因听到有人开门便从窗户逃跑,后被群众抓获扭送到派出所。行为人逃跑时没有拿走任何东西,但警察说这是犯罪未遂,也要追究刑事责任。

  【以案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应当具备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从质上说,只有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才能成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从量上说,那些违背犯罪分子本意的原因必须达到足以阻碍犯罪分子继续实行犯罪的程度。

  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轻微的阻碍因素,例如在抢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强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请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应该认为是自动中止。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种类包括:

  1、犯罪分子自身方面的原因,如能力不足;主观认识错误;

  2、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出现;自然力的破坏;物质阻碍,如撬不开门;时间、地点的不利影响等。

  综上所述,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是一个有机整体,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前提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的形态条件;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的主观条件。在这三个条件中,前两个侧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客观特征,第三个侧重于揭示犯罪未遂的主观特征,这三个条件以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揭示犯罪未遂的本质。

  对于未遂犯,当然要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

  2、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相关法条】

  《刑法》第二十一条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