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诋毁商誉行为的概念、认定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 2016-09-04    人已阅读
导读:一、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诽谤行为)的含义:是指从事人生、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占领市场,针对同类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于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假信息,贬低其法律上的人格,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无
一、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诽谤行为)的含义:是指从事人生、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占领市场,针对同类竞争对手,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于其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假信息,贬低其法律上的人格,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无法正常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
二、该的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主体应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除此之外的其他主体的诋毁行为不能构成本法上的商业诽谤行为,而只能构成《通则》上的民事侵权行为或者《》上的犯罪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有预谋地诋毁、贬低其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同业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4、客观上实施了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并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三、表现形式
、产品附属资料中的商业诽谤
2、产品交易中的商业诽谤。
3、新闻、广告中的商业诽谤。
4、在公众中散布谣言的商业诽谤
5、组织、唆使、利用他人进行商业诽谤
四、和的区别
虚假宣传直接侵害利益,间接侵害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针对自己的商品)
诋毁商誉直接侵害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间接侵害消费者利益(针对竞争对手商品)
五、和侵犯的竞合
、诋毁主体:市场竞争的经营者,对象是同业经营者;
2、诋毁目的: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诋毁直接侵害竞争对手利益,间接侵害消费者利益,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
六、
我国现行的《》没有规定对此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只规定。《刑法》加以补充。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