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借名购房"之房屋所有权应如何归属

大律师网 2016-11-29    人已阅读
导读:国家调控政策的加力和银行高利贷条件的紧缩,均对房产交易构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种种“限购”政策及“限贷”规定,当事人为了达成交易目的,往往以借用他人名义购买房屋的方式获得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但随着房屋价格

国家调控政策的加力和银行高利贷条件的紧缩,均对房产交易构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种种“限购”政策及“限贷”规定,当事人为了达成交易目的,往往以借用他人名义购买房屋的方式获得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

但随着房屋价格持续上涨,在购买房屋后,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购房人往往就房屋归属产生纠纷,引发诉讼。原、被告之间的纠纷即是典型的亲友间由“借名购房”引发的所有权确认纠纷。

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并没有仅凭双方当事人在购买房屋前的协议就确认房屋的实际所有权人,而是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逐一审查,在确定原告的实际出资购买人身份后,才最终认定讼争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事实上,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普遍采取对购房的实际出资情况、双方关于房屋所有权或实际出资人有无约定等情况进行核实后,将房屋所有权或者合同权利判归实际出资购房人的处理方式。这是以物权有因性作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当事人间的意思自治的情况下适用的处理方式。

但在处理该类型案件时,亦应考虑到如下几方面因素:

1.在讼争房屋上的他项权存续情况下,须征询他项权人(银行、典当公司等)的意见,在实际购房人同意出资涤除相关权利后,各方面行确认权属。

2、贷款购房后,首付款出资人拖延、拒不还贷,名义购房人亦参与了部分实际偿还贷款、或借用其名义贷款、购房,亦会给其今后购房、贷款造成不利影响,借名方涉及不当得得等情形可采取释明当事人应另案主张的处理方式,避免使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化,给审判工作增加难度。

3.对讼争房屋是否涉及其他隐名权利人进行审查,如在购买房屋时,出借方及借用方是否已有配偶。如发现其他隐名权利人,应及时通知其参加诉讼或取得其明确的意见。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