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大律师网 2017-06-17    人已阅读
导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简称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直接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定义,而是列举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的具体行为类型或者方式。根据《商标法》第52条和商标法实施条例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简称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直接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定义,而是列举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的具体行为类型或者方式。根据《商标法》第52条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有不同的类型或者表现形式,每种类型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各不相同,有的行为即使没有主观过错也构成侵权,.有的行为则需要存在过错甚至是故意才构成侵权。但一般而言,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需要以下共同要件:第一,行为人实施了利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或者为他人利用注册商标的行为提供了特定条件;第二,行为人实施前述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权人许可;第三,行为人实施前述行为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尽管商标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是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要件,但从商标法的宗旨和本义上讲,为生产经营目的是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例如,某人为了虚荣在自己的衣服上钉上一个“金利来”商标,就不构成侵权。

具体而言,以下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这类行为简称“假冒或者仿冒他人注册商标”。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类行为简称“反向假冒”。

5.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这类行为简称“商品名称或者装潢仿冒注册商标”。

6.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这类行为简称“故意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7.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这类行为简称“企业字号仿冒注册商标”。

8.复制、摹仿、翻译他人已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这类行为简称“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仿冒已注册的驰名商标”。

9.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这类行为简称“域名仿冒注册商标”。

10.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前述十类行为中,第1至9类是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文列举的侵权行为。第10类是商标法规定的兜底条款,以免列举不全。依据指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城名,并且通过该城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