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修订)

大律师网 2017-12-11    人已阅读
导读: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规范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运作,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期货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适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规范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运作,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期货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适用本办法。

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聘用期货从业人员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指:

期货交易所;

期货经纪公司;

期货交易厅;

期货交易所的非期货经纪公司会员;

持有《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

期货投资咨询机构;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机构。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期货从业人员包括:

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

期货经纪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期货交易所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从事交易、结算、交割、财务、稽查等业务的专业人员;

期货经纪公司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从事客户开发、执行委托、结算、合规审查等业务的专业人员;

期货交易厅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事期货交易厅业务的专业人员;

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中从事期货投资分析、咨询业务的人员;

期货交易所非期货经纪公司会员中从事期货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持有《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企业中从事期货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厅、期货经纪公司中的电脑管理人员;

中国证监会认为需要进行资格确认的其他期货从业人员。

第五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负责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授予、管理及注销。

中国期货业协会依据本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则,实行自律性管理。

第六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应当建立期货从业人员资格数据库,进行资格公示。资格公示的具体办法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

第七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应当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取得

第八条

申请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外,必须通过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九条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下列人员可以免于资格考试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期货、证券或相关业务管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2O年以上的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条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时间和次数由中国期货业协会规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第十一条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第十二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负责组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第十三条 申请参加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条件,由中国期货业协会规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第十四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负责审核申请人的报考资格。

第十五条 对通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申请人,由中国期货业协会颁发《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种类由中国期货业协会规定,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第三章 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 期货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下列执业行为规范: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不得有操纵期货交易价格、欺诈客户和内幕交易的行为;

遵守中国期货业协会章程及会员管理规则、期货交易所有关规则和从事期货业务机构的规章制度;

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诚实信用,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自觉避免与客户的利益冲突,当无法避免时,应当确保客户得到公平对待;

不得协助或者协同他人进行违法违规活动;

服从中国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性管理;

服从中国证监会的监督与管理;

遵守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第十八条 期货从业人员应当提高执业技能,以谨慎注意的态度执行业务,维护客户的权益,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第四章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

第十九条 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连续3年未从事期货业务的,《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失效,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予以注销。

第二十条 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不得聘用无《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作为期货业务专业人员对外开展业务。

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可以聘用无《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作为期货业务辅助人员,期货业务辅助人员不能对外开展业务。

期货业务辅助人员须报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一条 从事期货业务的机构聘用期货从业人员,应当在聘用后1O个工作日内向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期货从业人员因死亡、辞职、退休或者被解聘等原因发生变动,所在机构应当在变动后1O个工作日内向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期货从业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行为的,所在机构应当在1O个工作日内向机构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及中国期货业协会报告。

期货交易所和持有《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的期货从业人员有前款情形的,所在机构应当在1O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及中国期货业协会报告。

第二十四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应当每年组织期货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第二十五条 中国期货业协会对期货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资格实施年检。年检的具体办法由中国期货业协会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期货从业人员不参加年检或者不符合年检规定条件的,不予通过年检,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注销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要求中国期货业协会提供期货从业人员的有关资料,查询期货从业人员资格数据库。中国期货业协会应当积极予以配合。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八条

期货从业人员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行为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给予下列纪律处分:

暂停期货从业人员资格6个月至12个月;

撤销期货从业人员资格并在3年内拒绝受理其从业人员资格申请;

撤销期货从业人员资格并永久性拒绝受理其从业人员资格申请。

第二十九条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申请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提供虚假或者误导性材料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在3年内或者永久性拒绝其从业人员资格申请。已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撤销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

第三十条 期货从业人员未按照规定办理年检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撤销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

第三十一条

期货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违反有关从业机构的业务管理规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撤销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并在3年内拒绝受理其从业人员资格申请。

第三十二条

期货从业人员拒绝中国期货业协会调查或者检查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暂停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6个月至12个月;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期货从业人员资格并在3年内拒绝受理其从业人员资格申请。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第三条第、、、、项规定的机构聘用无《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或者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备案、报告义务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中国证监会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从业人员违反中国期货业协会自律性管理规则的,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根据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五条 期货从业人员受到中国期货业协会纪律处分的,所在机构应当在1O日内报告中国证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修订前中国证监会颁发的《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继续有效,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按本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999年8月31日发布的《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关阅读:
妻子有外遇丈夫获精神赔偿
医疗事故可获精神赔偿
不能再怀孕的精神赔偿

劳动合同赔偿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建筑事故赔偿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