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烟台285所中小学被撤并 消灭无电脑学校
李德翔委员在提案中指出,农民工子女大量涌入城镇就读,造成城镇中小学校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广大农村学校却生源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他希望教育部门能够结合考虑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当地城市、县域和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提出规划方案,切实增强学校布局调整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前瞻性;同时,加大力度在广大的县镇地区建设一大批优质中小学校,建立教师培训财政保障机制,培养一大批优秀教师作为建设优质学校的基础;加大城市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李德翔委员的提案受到了我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对这份提案进行了详细的回复。
285所学校将被撤并
2001年,我市中小学共有1561所。自2005年开始,结合“十一五”规划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我市对全市中小学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预计到今年年底时,基本实现“每个乡镇1-2所小学、1所初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目标。截至上半年,全市共撤销中小学校426所,小学由2005年的980所调整至584所;初中由2005年的290所调整到260所,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极大优化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和教师队伍。
2010年-2011年,我市计划再撤并中小学校285所,届时我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将基本到位。
无微机学校全消灭
在李德翔委员的提案中,提到了“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对此,市教育局表示,针对农村学校教学仪器陈旧、短缺的情况,我市已经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
我市以计算机配备为突破口,先后开展了“消灭无微机学校”和“任课教师人手一机”工作,现在所有中小学都能按新课程要求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在此期间,我市建成了全市教育城域网,全市完小以上学校基本都能通过不同方式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接入微机7万余台。
从2007年起,我市大力推进“班班通”工程建设,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及图书馆建设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和均衡。
补充教师优先农村
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为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学科教师短缺问题,我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小学实施补充紧缺学科教师计划的意见》,2009年至2011年,全市农村小学每校将至少补充1名紧缺学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