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造成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

大律师网 2018-08-24    人已阅读
导读:【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造成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受损害的原因 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以及消费者对权利认识的不同程度,使得消费者权利成为权利发展范畴中的一块诟病。现在,在预付式消费中,更多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造成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受损害的原因

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以及消费者对权利认识的不同程度,使得消费者权利成为权利发展范畴中的一块诟病。现在,在预付式消费中,更多复杂的新因素渗入其中,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增添了挑战。在实际处理投诉中,我也感到在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很大的瓶颈。很多时候,我是感到爱莫能助、无能为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如下:

1、虽然《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有一些对预付式消费原则性的规定,但对预付式消费的特殊交易模式,缺少专业和细化的法律界定,使得当事人之间的交易行为缺少直接的规范,导致产生大量的纠纷。

2、因相关部门缺乏监管,消费者未做到理性消费,加之维权较难等各种原因,预付式消费有时难免落入“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陷阱。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预付式消费”纠纷当中,无一例外的是消费者都是明显的弱势群体,甚至处于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这一状况的背后,是相关法律的空白。

3、预付费式消费由于没有书面的约定,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与商家往往各执一词。如遇到商家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时,消费者的权益更难得到维护,甚至可能面临不法经营者借机诈骗、携款外逃的风险。

4、法律法规对于预付式消费方式确实存在着监管空白,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中,经营者与消费者作为合同双方,利益关系极不对等,几乎所有风险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利益则给予经营者。

当然,在预付式消费给消费者权益造成巨大损害的原因的当中,我们不得不说到经营者信用的缺失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消费者购买了优惠卡、现金转移到经营者手中后,消费者所享受的服务能否兑现,消费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完全取决于经营者是否信守承诺。然而,目前我国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的实力良莠不齐,经营理念也千差万别,真正期望借助预付式消费募集的资金服务于消费者、创造企业品牌效应的企业较少,急于圈钱的企业则较多。

另外,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亟待提高。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卡时,往往被经营者的宣传所吸引,加上经营者和消费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因此在办消费卡前,消费者对经营者的资质、规模、经营管理等状况一般未作深入了解,在办卡时过于草率。等问题产生时,许多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