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0-07-20    人已阅读
导读:公费医疗,是指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按规定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一项社保制度。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

  【1】定义不同

  医保是在职员工和居民在患病时,提供目前他们能够支付的起的一种医疗技术,而公费医疗是向特定的一些工作人员提供的免费医疗及预防的社保制度。

  【2】覆盖人群不同

  公费医疗只限于公务员。医保是在职员工、农民、学生、小孩都涵盖在内。

  【3】保障范围不同

  公费医疗的保障比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大,报销比例更高。公费医疗是由单位承担费用,报销比例是百分之百,医保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报销比例。

  总的来说,公费医疗的报销范围更广,报销比例更高,费用由单位负担,但能享受到的人员有限。医保覆盖人群广,但报销比例有限。

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

  在职人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年度内校内、校外医药费合并计算):

  ≤3000元:公费医疗报销80%,个人负担20%。

  >3000元:公费医疗报销90%,个人负担1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医保报销的范围有哪些?

公费医疗和医保的区别?公费医疗不予报销范围有哪些?

  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

  2、结算比例: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

  3、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

  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疾病诊断证明”,并填写《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

  5、住院医疗。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