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医疗纠纷能调解吗?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0-10-30    人已阅读
导读: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而医院则是致力于解决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那么医疗纠纷能调解吗?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跟着大律师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纠纷能调解吗?

医疗纠纷能调解吗?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侵权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或者其他有权机关的处理过程中都可以进行调解,只是该调解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因此,医疗纠纷作为侵权纠纷的一种,当然也可以进行调节。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医疗纠纷能调解吗?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及其家属首先可以选择与该医疗机构协商解决问题,并同时要求复印封存病历等相关的材料,若双方协商成功的,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签订调解协议,对相关赔偿责任问题进行约定。

  其次,患者及其家属还可以通过向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反映处理。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应当通过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的根据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第五十、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最后,如果通过自行协商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均不能解决问题的,患者及其家属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医疗纠纷怎么赔偿?

医疗纠纷能调解吗?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首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亲属因参加医疗纠纷处理和丧葬活动而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

  但是,对于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项目多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计算标准也高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因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行政法规,而《民法通则》是法律,而司法解释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因此在主张赔偿项目和计算赔偿金额按照《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进行主张。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