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刑事法律责任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商标侵权的刑事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如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此类标识,明知是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而销售,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较大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修正)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
如何界定商标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其是否犯罪?
商标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界定,主要涉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以及侵权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首先,从行为上看,如果侵权人明知是他人注册商标而故意使用,或者以复制、模仿、翻译等方式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且该行为已达到一定程度,如大规模制造、销售侵权商品等,可视为严重侵权。其次,从后果来看,如果侵权行为导致权利人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影响了商标权人的商誉和市场地位,也应认定为严重侵权。最后,侵权人的主观状态也是判断侵权行为是否严重的标准之一,故意侵权通常比过失侵权更为严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相关内容,其中第二百一十三条指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对“情节严重”进行了细化规定,包括非法经营数额较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等情形。
3.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详细列出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如造成严重后果、非法经营额巨大等),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因此,判定商标侵权行为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需要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对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
商标侵权的刑事法律责任十分严厉,旨在有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商业活动中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并保护他人的商标权,避免因违法行为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要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找到本地经验丰富的律师,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