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

大律师网 2021-10-26    人已阅读
导读:撤销权又称“否认权”。破产财产的管理人对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损害破产债权人共同利益的行为,有否认其效力,申请法院予以撤销,恢复原状,并追回转让财产的权利。那么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撤销权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一年。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自动消灭。撤销权为实体法上的权利;撤销权为附属于债权的权利;撤销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性质。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的行使需要以下条件:

  1、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

  2、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的行为;

  3、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

  4、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是什么意思?

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 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灭的权利。 因撤销原因不同,撤销权人也不同。 在重大误解中,误解人是撤销权人;显失公平中,遭受明显不公的人是撤销权人;欺诈、胁迫中,受欺诈、受胁迫的人是撤销权人。撤销权是诉权,只能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 撤销权的消灭:

  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由此可见,我国对于一方当事人欺诈对方当事人而订立的合同是作为可撤销合同来处理的,这样就 给予 受到欺诈方 选择权,尊重其意思表示。如果受到欺诈的一方当事人认为不必撤销合同的,则可以补正合同的效力。这儿需要提醒一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 仅赋予受到欺诈的一方,而欺诈方是没有选择权的,所以不能主动主张合同可撤销。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