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具有赔偿,取决于具体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责令撤销、关闭等情形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计算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龄,每满一年补偿其一个月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1、时间点:劳动合同终止通常发生在劳动合同的目的实现之后,例如合同期限届满或约定的工作任务完成等。而劳动合同的解除则发生在劳动关系提前终结的时刻,即在劳动合同的目的完全实现之前,基于双方或一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结束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定情形:劳动合同终止通常不需要任何一方的意思表示,只要出现法定的事实,劳动合同就会依法自行终止。而劳动合同的解除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如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单方或双方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
3、程序和手续:劳动合同的终止通常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例如提前通知、协商等。而劳动合同的解除则需要双方或一方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并通知对方,意思表示到达对方时,解除生效。
4、经济补偿:在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时,可能需要考虑经济补偿的问题。具体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可能因合同类型、终止或解除的原因、工作年限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是否有赔偿?”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