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逃逸事故后自首是否减轻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 2024-02-08    人已阅读
导读: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的行为将加重其法律责任,但若逃逸者事后主动投案自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法律责任。

逃逸事故后自首是否减轻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肇事后逃逸又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符合《刑法》第67条规定的自首条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破坏了现场,影响了事故责任认定,逃避了救助义务,因此在法律上被视为加重处罚的情节。但逃逸者如果能够认识到错误,及时自首并积极赔偿损失、接受处理,表明其具有悔罪表现和改过自新的意愿,法院在量刑时会结合这些情节考虑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7条

逃逸事故涉及的刑事责任有何加重?

在交通事故中,行为人如果在发生事故后逃逸,其刑事责任将会依法加重。这是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而且逃避了对伤者及时救治的义务,加剧了事故后果,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对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相较于未逃逸的交通肇事犯罪,逃逸事故涉及的刑事责任会显著加重。

尽管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严重违法且会加重法律责任,但逃逸者若能主动自首,积极配合调查,并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确实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法律责任。这并不意味着自首可以完全免除法律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减轻程度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裁决。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及时报警,切勿心存侥幸逃离现场,以免加重自身的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