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及《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十级伤残的骨折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功能影响轻微
骨折愈合后需存在“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
二、特定部位骨折
包括但不限于:
一椎体压缩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四处以上横突、棘突或椎弓根骨折且影响功能;
一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
除拇指外,任一手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三、关节损伤后遗症
四肢大关节骨折后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未达到更高等级伤残标准,可纳入十级范畴。
四、内固定术后残留
髌骨、跟骨等部位骨折行内固定术后,即使功能恢复良好,仍可能因手术创伤被评定为十级。
五、多发性骨折
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脊柱多部位骨折且影响脊柱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鉴定需由司法鉴定机构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结合病历、影像资料及功能评估综合判定,避免单一依据骨折数量或部位简单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实施细则,十级伤残赔偿包括多个项目。
伤残等级10级赔偿有这些方面: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当地规定通常是7个月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指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低于60%的按60%计算。
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各省等规定不同,一般分别是4个月和6个月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实际发生的费用像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都包含在内。
符合工伤保险诊疗目录的费用由基金支付,包括后续治疗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等按实际发生额报销,标准由地方规定。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待遇发放,大多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可延长至24个月。
需注意,此标准仅作参考,实际赔偿因地区等因素会有差异,要依据当地法规政策确定,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保障部门能得更准确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