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的新规定都包括了什么?
医保报销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医保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纳入更多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保制度的保障水平。
2、提高报销比例:对于大病、慢性病等高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将有所提升,以缓解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
3、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新规将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防止医保基金被滥用或浪费,并建立医保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医保基金风险,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
4、优化医保服务: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优化医保结算流程,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医保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5、放宽参保户籍限制: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保工作,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医保的保障。
6、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增强医保个人账户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7、建立参保激励机制: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一定年限的群众,将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鼓励居民持续参保。
8、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例如,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进一步减轻居民医保缴费负担。
9、扩大医保定点管理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并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医保卡丢失了怎么补办?
医保卡丢失后的补办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可以拨打医保服务热线12333(24小时服务)进行电话报失;或者携带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等),至邻近的市、区县医保中心或服务点办理书面报失手续。区县医保中心可当场予以办结。
2、报失时,应据实提供参保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卡号和单位名称等信息。
3、补办成功后,按照医保中心或服务点的通知,在规定时间内领取新卡。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二条
统筹地区设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在本统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经办社会保险发生的基本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由同级财政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保障。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