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大律师网 2023-10-17    人已阅读
导读: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依据法律和合同负有实施一定的行为的义务。那么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这是签订合同的基本条件,也是确保合同有效的法律要求。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未成年人和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则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签订合同。

  2、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具有法人资格才能签订合同。所谓法人资格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组织,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3、有合法的授权。如果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那么他们必须有合法的授权才能代表被代理人或者本人签订合同。

  4、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某些合同对签订主体的资质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如建筑工程合同要求承包方具有相应的建筑资质。

  5、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任何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都将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次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次签合同注意事项如下:

  1、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包括交易的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等,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无误。

  2、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3、合同是否具有可行性。考虑合同是否可行,包括是否符合当事人的能力、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是否有必要的内容等。

  4、合同中是否涉及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保密条款,不要泄露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

  5、合同是否经过审查和修改。确保合同已经审查和修改,以避免漏洞和不必要的风险。

  6、合同的签订过程是否合法。注意签订合同的程序和步骤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7、合同中是否有管辖权约定。如果合同中涉及到纠纷的解决方式,要明确约定管辖权,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主要条款与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以上是关于“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