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工伤认定程序如下:
1、申请人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申请材料;
2、社保行政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并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3、将《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很多,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具体来说,可以找以下部门来解决:
1、劳动行政部门: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争议,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寻求帮助。劳动行政部门会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工会组织: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或问题,可以向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求助。工会组织会代表劳动者与单位协商解决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3、法院:如果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4、其他相关部门:除了以上几个部门外,还可以向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例如工商局、税务机关等。这些部门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会为劳动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劳动纠纷该如何进行工伤认定?”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