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不是必须每年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只要合同的期限已满,双方就需要及时进行续签。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如果用人单位在合同到期后未与劳动者续签,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是的,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有明显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经双方协商一致,自愿签订的协议。它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务合同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建立的协议,一般指的是雇佣合同。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它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是以劳务服务为标的,由双方协商确定服务内容、报酬、期限等。劳务合同中,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在主体资格上,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是劳动者个人;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
此外,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存在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而劳务合同关系的双方主体间存在经济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必须是一年一签吗?”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