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国有资产低价转让中的“低价”?
在界定国有资产低价转让的“低价”时,主要依据的是国有资产的评估价值和市场交易价。如果转让价格低于经合法程序评估的国有资产价值,或者显著低于同类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一般可视为“低价”。此外,还需考虑转让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不正当行为。如果这些因素都存在,即使转让价格接近评估价,也可能被视为低价转让。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当以公平的市场价格进行,并依法进行资产评估。
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了国有资产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强调评估结果应作为确定国有资产转让价格的重要依据。
3.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转让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评估结果。
在企业改制中,如何落实对涉及国有资产交易的全程记录和审查?
企业改制涉及到国有资产交易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以确保交易的公正、公平和透明。全程记录和审查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首先,企业需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公正性。其次,交易过程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这通常通过招标、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并需在相关产权交易机构进行公示。再次,交易完成后,企业需要详细记录交易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交易价格、交易双方信息、交易时间等,以便日后审计和核查。
法律依据:
1. 《企业国有资产法》:该法规定,国有资产的转让应当依法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并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运营、处置等活动进行全程记录和审查。
2.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详细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包括产权转让方案的制定、审批、公开信息披露、交易方式选择、合同签订等,强调了全程记录和审查的重要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机关有权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包括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交易,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完整的交易记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公司的股权变动,也需要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如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程序等,这些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企业在改制中涉及国有资产交易时,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规进行全程记录和审查,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该罪名中“国有资产”的范围包括哪些?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的财产,包括各种形式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涉及国有资产的犯罪案件中,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国有资产"的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有企业的财产:包括国有企业拥有的土地、建筑物、设备、库存、知识产权等。
2. 公共设施:如公共道路、桥梁、公园、学校、医院等设施,这些都属于国家所有。
3. 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水资源等,这些都是国家的公共资源。
4. 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的资金和财产。
5.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财产:如办公设备、车辆、房产等。
6. 国家持有的股权:在其他企业中的国有股份。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1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45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以上法律条文共同界定了国有资产的范围,为处理涉及国有资产的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界定国有资产低价转让的“低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市场比较以及交易的公正性等多个方面。在实践中,律师需要综合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对于任何可能涉及低价转让的行为,都应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法律问题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找到经验丰富、擅长处理类似案件的本地律师,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