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处理
公职人员犯罪后,首先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具体罪名和刑罚会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来决定。
二、职务处分
对于违法情节轻微,不涉嫌犯罪或者行政处罚的公职人员,一般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等政务处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公职人员,可能会被予以撤职处分。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公职人员的职务仍然会被撤销,以示惩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一般会被开除公职。这是因为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须予以严厉处分。
在受处分期间,公职人员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还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法律依据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
(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酒驾属于违法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因此事业单位人员酒驾通常不会被直接开除公职。然而,酒驾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暂扣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并可能受到单位内部的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等。
如果事业单位人员酒驾行为严重,达到醉驾程度并构成危险驾驶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么情况就有所不同。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含宣告缓刑)以上刑罚的,一般会被开除公职。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给予开除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以上是关于“公职人员刑事犯罪后该怎么处理?”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