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房屋买卖是否有效?

大律师网 2024-03-14    人已阅读
导读: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共有财产的处分须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如果某一共有人在未获得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售共有房产,这种行为将侵犯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导致买卖合同存在瑕疵或无效。

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房屋买卖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共同共有的房产,其处分行为必须经过所有共有人的一致同意。若部分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单独处分共有房产,除非事后得到其他共有人的追认,否则该买卖合同将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参见《民法典》第301条)。

同时,《物权法》第97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按份共有人达到一定比例,也可能有权处分共有房产,但此规定不适用于共同共有情况。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七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事合同,其效力判断首先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合同应当遵循公平、自愿、诚信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它是社会基本道德与伦理规范在法律层面的体现。若房屋买卖合同中存在诸如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或者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及合同内容明显违背社会公德、善良风俗等情况,则该合同可能因违背公序良俗而被认定为无效。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 同样,《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也指出:“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三)违背公序良俗的。”

如果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或目的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法认定该合同无效。

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房屋买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尤其在共同共有关系中。任何涉及共有房产的交易应确保所有共有人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得到尊重。建议在进行此类交易前,买方务必核实卖方是否已获得所有共有人的有效授权或同意,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