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过失鉴定中如何考量医疗机构的专业注意义务?

大律师网 2024-03-17    人已阅读
导读:在医疗过失鉴定中,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注意义务的考量是一项关键环节。专业注意义务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并达到该行业公认的、与自身专业能力相适应的谨慎和勤勉标准。这一义务涵盖了诊断、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是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失的重要依据。

过失鉴定中如何考量医疗机构的专业注意义务?

首先,在评估医疗机构的专业注意义务时,需要结合具体诊疗行为和当时医疗水平来考虑。如果医疗机构的行为未能达到同一时期、同类医疗机构的一般专业水准,或者其行为未按照相关医学常规、规范进行,即可能被认定为违反了专业注意义务。

其次,还需考察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包括病情告知、治疗方案及可能风险的告知等。若医疗机构未向患者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侵犯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可能被视为违反了专业注意义务。

再次,医疗机构在人员配置、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也应当符合相应标准,确保能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如果因这些方面的疏忽导致损害结果发生,同样可视为违反了专业注意义务。

【相关法条】

1.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医疗过失鉴定程序及标准有哪些?

医疗过失鉴定是一项涉及医学专业知识与法律规定相结合的复杂程序。其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行为,以及这种过失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首先,医疗过失鉴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申请、受理、组织专家鉴定、出具鉴定意见书等。其中,申请人一般为医患双方或人民法院,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1. 申请:当患者认为自己受到医疗过失伤害时,可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在诉讼阶段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

2. 受理:鉴定机构接到申请后,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鉴定:组织相关医学专家对医疗过程、病历资料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查和讨论,必要时可要求医患双方到场陈述、答辩。

4. 出具鉴定意见书:鉴定结束后,专家集体讨论形成鉴定结论,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书。

其次,医疗过失鉴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标准以及一般的医疗行业规范和诊疗常规。判断医疗过失的主要依据是: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等主观过错;

过失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相关法条】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分类、鉴定程序、赔偿原则等内容,为医疗过失鉴定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涉及的举证责任分配、鉴定程序启动等问题,进一步细化了医疗过失鉴定的规则。

3.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部令第132号):该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要求,适用于医疗过失司法鉴定。

在医疗过失鉴定中,对医疗机构的专业注意义务的考量需全面且深入,既要关注其诊疗行为是否符合适当的医疗标准和规范,又要考察其是否充分履行了告知义务以及在资源配置、管理等方面是否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界定医疗机构的责任,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遇到法律问题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匹配到经验丰富、案例众多的本地律师,助您一臂之力!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