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资信调查疏忽是否构成侵权?

大律师网 2024-03-27    人已阅读
导读:资信调查疏忽是否构成侵权,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由于疏忽的资信调查导致了他人权益的损害,可能被视为侵权行为,特别是如果这种疏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合同义务。

资信调查疏忽是否构成侵权?

侵权行为通常涉及到对他人财产权、人身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侵害。如果一家公司或个人在进行资信调查时,由于疏忽大意而传播了错误的信息,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经济损失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损,那么这可能构成侵权。例如,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未经同意查阅他人信用记录是否合法?

个人信用信息被视为敏感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未经同意查阅他人的信用记录通常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权,是不合法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根据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都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且需要获取信息主体的同意。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其中第14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告知个人信息主体并取得其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获得明确同意的,从其规定。”

2. 《征信业管理条例》:该条例第21条规定:“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中也对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例如第1034条指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除非有法律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否则未经同意查阅他人信用记录的行为是违法的,并可能引发法律责任。

资信调查疏忽是否构成侵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是否导致了他人合法权益的实际损害。在进行资信调查时,应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避免因疏忽造成侵权。如有此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详细法律意见。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当您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大律师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拥有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您可以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又省心!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