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5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该如何定罪?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 2025-03-29    人已阅读
导读: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由于过错,违反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者致使国有资产处于流失状态的行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是“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只有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经营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才具备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资格。其他单位或个人虽也可能给国有资产造成损害,但不作为国有资产流失来处理,而是按其触犯的法律行为来查处。

  2025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该如何定罪?

  2025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定罪主要依据行为的性质、损失的国有资产数量以及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可能涉及的罪名及定罪标准如下:

  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定罪标准: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定罪标准: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

  【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的国有所有权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徇私舞弊,实施了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低价出售的行为,且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主观要件: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困扰着您?大律师网汇聚全国各地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常识

相关常识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