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婚姻财产协议是否可约定放弃法定继承权?

大律师网 2024-03-15    人已阅读
导读:婚姻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对婚内财产关系进行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但关于是否可以在该协议中约定放弃法定继承权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答案是否定的。法定继承权是基于血缘或法律拟制血缘关系产生的固有权,不能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预先放弃。

婚姻财产协议是否可约定放弃法定继承权?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法定继承权的相关内容,其中并未赋予当事人在婚前或婚后通过协议自行放弃法定继承权的权利。法定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产生、变更和消灭均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执行,不能通过私人间的契约自由处分。

具体到婚姻财产协议,其调整的范围主要限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以及各自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涉及继承权问题。即使夫妻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放弃对方的法定继承权,这种约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同时,民法典未赋予公民可以预先放弃法定继承权的规定。

婚姻财产协议是否能对配偶的人身自由设限?

婚姻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各自或共同所有的财产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清偿等事项所达成的协议。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婚姻财产协议主要针对的是财产问题,其目的是明确和保障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

人身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意味着任何协议都不能对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包括在婚姻财产协议中不能包含对配偶人身自由的设限条款。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9条虽规定了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但并未赋予婚姻财产协议对人身自由进行约束的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婚姻财产协议不能对配偶的人身自由设限,否则该部分内容将因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而无效。

婚姻财产协议能否规定婚后一方不得工作?

婚姻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各自财产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债务的清偿责任等事项进行约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关于婚后一方是否工作的问题,这涉及到个人的工作权和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这些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5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这意味着,婚姻财产协议中如果规定婚后一方不得工作的条款,将与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该类约定即使写入婚姻财产协议,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婚姻财产协议中不能有效约定婚后一方不得工作。

我们明确指出:婚姻财产协议中约定放弃法定继承权的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法定继承权不可通过婚姻财产协议进行预先放弃。在处理财产安排和继承事务时,建议当事人遵循法律规定,结合遗嘱、保险、赠与等方式合法、合理地规划财产传承事宜。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婚姻财产协议是否可约定放弃法定继承权”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帮助,请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