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加班,公司是否有义务支付加班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员工在法定假日加班,除了正常工资外,还应获得至少两倍于平日加班工资的报酬。这是因为法定假日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权利,若在此期间工作,应视为牺牲了法定休息时间,因此企业需要对此进行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也对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计算和支付做出了具体规定。
法定假日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假日期间,员工享有休假权利,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原则上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存在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重大事由时,即使在法定假日期间,用人单位依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除非是劳动者有明显过错或特殊约定,否则,用人单位不能以“放假”为由,规避法定程序和经济补偿义务,任意解除劳动合同。此外,若劳动合同在法定假日届满到期,按照法律规定,应当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再行处理。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 同样,《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并在第四十五条中明确:“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法定假日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既要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也要兼顾用人单位的合法经营权益,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在法定假日安排员工加班的,必须支付加班费,且加班费的标准不得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任何企业在要求员工法定假日加班时,都应严格遵守上述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遇权益受损,员工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