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许可使用期限有何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意味着专利权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包括设定许可期限许可期限不能超过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从申请日起计算。一旦专利权期限届满,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该专利,无需再取得许可。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二条: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依照约定的条件收取使用费。专利权人也可以不经过许可,自己实施其专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应当自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未按规定缴纳年费的,其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即终止。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来确定。专利侵权的赔偿原则是“填平原则”,即侵权人应当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根据侵权人的非法获利来计算赔偿数额。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无法确定,法院可以按照法定赔偿额进行判决,法定赔偿额的范围在人民币30,000元至5,000,000元之间。赔偿数额可能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减少的销售利润。
2. 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这是从侵权人的角度计算的赔偿数额。
3. 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调查、取证、诉讼等费用。
此外,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法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决赔偿权利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以上都是确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基本法律依据,但具体的赔偿数额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裁量。
专利许可使用期限主要由合同约定,但最长不能超过专利的法定保护期限。在签订专利许可合同时,双方应明确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援助,建议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专利许可使用期限有何法律规定”的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咨询,请登录大律师网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