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律师何时能介入侦查阶段?

逮捕条件 2024-04-23    人已阅读
导读: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条件与权利,确保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律师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接受委托并依法参与侦查阶段的相关活动。

律师何时能介入侦查阶段?

1. 介入时间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这意味着,律师作为辩护人可以在此时间节点开始介入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2. 介入方式与权利:律师介入侦查阶段后,享有以下主要权利:

- 会见权:依据刑诉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且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阻挠或限制。

- 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权:根据刑诉法第四十条,辩护律师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及时向其提供涉案的案卷材料。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权:如认为符合法定条件,辩护律师可以依据刑诉法第九十五条等规定,向侦查机关申请对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

3. 保障机制:针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执业权利,刑诉法及司法解释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律师认为其执业权利受到侵犯的,可以依据刑诉法第五十六条向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机关申诉或者控告,有关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结果告知律师。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九十五条、第五十六条。

遭遇非法逮捕时,如何证明其违法性?

在遭遇非法逮捕时,证明其违法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

1. 逮捕主体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的规定,有权实施逮捕的机关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实施逮捕首先需要核实执行逮捕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 逮捕程序的合规性:合法的逮捕行为应当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例如,根据《刑诉法》第八十条规定,逮捕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由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先行拘留后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此外,逮捕时应出示逮捕证,并告知被逮捕人享有的权利。如果逮捕过程中存在未依法出示逮捕证、未告知权利等程序瑕疵,即可认为逮捕行为违法。

3. 逮捕事由及证据的充足性:逮捕必须基于有证据证明被逮捕人涉嫌犯罪,且有逮捕必要的前提下进行。根据《刑诉法》第八十一条,逮捕条件包括:(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若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上述条件成立,或者明显缺乏社会危险性,逮捕即为违法。

4. 逮捕期限的合法性: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应符合法律规定。《刑诉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依法延长,但总体不得超过法定上限。超过法定期限未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的,视为非法逮捕。

5. 保障被逮捕人的合法权益:被逮捕人享有辩护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控告权等。如果这些权益在逮捕过程中受到侵犯,也构成逮捕违法。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八十条: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 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 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 第一百二十八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在实践中,证明非法逮捕的违法性,通常需要收集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逮捕通知书、讯问笔录、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并结合上述回答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甚至提起国家赔偿诉讼。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协助进行法律救济。

未决犯在逮捕与拘留中如何处理?

刑事司法体系中,对于未决犯,也就是被逮捕或拘留但尚未经过审判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其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在逮捕和拘留期间,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只有在有充分证据表明嫌疑人可能逃避侦查或者妨碍公正审判,或者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情况下,才能依法对其采取逮捕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2. 保障人权原则:未决犯有权保持沉默,不受非法审讯;有权获得律师帮助,包括在侦查阶段就可以聘请律师;并且在羁押期间,其生活和健康应得到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第九十三条)。

3. 时限规定: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五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于拘留,最长不得超过三十七天,超过这个期限必须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4. 必要时,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非羁押强制措施,以减少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七十四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七十九条 关于逮捕的条件和程序

-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

- 第三十七条 律师的辩护权

- 第九十三条 羁押期间的生活和健康保障

- 第八十九条 拘留的期限

- 第一百五十六条 侦查羁押期限

- 第六十五条 取保候审

- 第七十四条 监视居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三十七条 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障

律师在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可介入侦查阶段,通过行使会见权、查阅案卷材料权以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权等,积极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律体系为律师执业权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律师能在侦查阶段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刑事诉讼程序运行。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努力提高问题解决率。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推荐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更多>>
注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