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遗弃罪中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遗弃罪自诉 2024-04-24    人已阅读
导读:遗弃罪中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涉及到刑法与民法的交叉适用。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尽管遗弃行为构成犯罪,但受害人仍有权根据民事法律规定,对因遗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提出赔偿请求。本文将从回答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遗弃罪中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1. 遗弃罪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并存:我国实行“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相分离”的原则,即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不影响民事责任的承担对于实施遗弃行为构成犯罪的被告人,除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外,还应当对其造成的民事损害,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2.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领域中的一种赔偿方式,旨在弥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导致的精神痛苦、精神创伤等非物质性损害。在遗弃案件中,被遗弃者往往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伤害,这些损害虽无形,但其存在及影响不容忽视,应纳入赔偿范围。

3. 遗弃罪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侵权责任法》(已废止,相关内容现由《民法典》继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人格权益遭受侵害,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遗弃行为直接侵犯了被遗弃者的生存、生活保障等基本权益,对其人格尊严造成严重损害,符合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报案遗弃罪后,公安多久立案?

在处理“报案遗弃罪后,公安多久立案?”这一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立案环节,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

对于报案遗弃罪,公安部门是否立案以及立案时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案件事实的初步查证:公安机关在接到遗弃罪报案后,会首先对报案内容进行初步核实,包括了解遗弃行为的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等。只有在初步查证确认存在犯罪事实且可能达到追诉标准的情况下,才会进入立案程序。

2. 犯罪事实的复杂程度:遗弃罪的立案时间也可能受到案件复杂程度的影响。如果案情简单、证据清晰,公安机关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立案;反之,若案情复杂、证据收集困难,如需进行专业鉴定、跨地域调查等,立案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

3. 法定程序要求: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相关法规,对于接受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从法律规定角度看,公安对遗弃罪报案的最长期限为接到报案后的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公安对遗弃罪报案的立案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案件事实查证情况、案件复杂程度以及法定程序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原则上应在接到报案后的七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遗弃罪报案后,应在七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具体立案时间会因案件事实查证、复杂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但公安机关应遵循法定期限,及时、公正地处理报案。

遗弃老人与虐待老人,在法律定性上有何异同点?

遗弃老人与虐待老人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均属于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范畴,但其在行为方式、主观故意、造成的后果以及法律定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1. 行为方式不同:

- 遗弃老人:指负有扶养、赡养义务的人拒绝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义务,使老年人处于无人照顾、无生活来源或无安全保障的状态。遗弃行为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即应当做而不做。

- 虐待老人:指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或者经常性谩骂、恐吓、侮辱、诽谤、忽视、冷落等精神虐待手段,侵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虐待行为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即不当做而做。

2. 主观故意不同:

- 遗弃老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或推卸对老年人扶养、赡养责任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老年人生活困难、身心健康受损,却仍放任这一结果发生。

- 虐待老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直接伤害、折磨老年人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导致老年人身体疼痛、精神痛苦,却积极实施这些行为。

3. 造成的后果不同:

- 遗弃老人:可能导致老年人生活困难、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因长期缺乏关爱和照顾导致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

- 虐待老人:直接造成老年人身体伤害、精神创伤,严重者可能致残、致死,且虐待行为往往伴随对老年人尊严的践踏,对受害者心理影响更为严重。

4. 法律定性及处罚不同:

- 遗弃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遗弃老年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虐待老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老年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遗弃老人与虐待老人虽同属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但在行为方式、主观故意、造成的后果以及法律定性上有着显著区别。遗弃老人主要表现为对赡养义务的消极逃避,而虐待老人则涉及直接施加伤害;两者在法律上分别构成遗弃罪和虐待罪(或虐待被看护人罪),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第四十六条: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 第四十七条: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作为遗弃罪的受害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权就因遗弃行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提起赔偿请求。在实际操作中,受害人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或结束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法院将根据侵权事实、受害人的精神受损程度、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同时,这也警示社会公众,遗弃行为不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还需对受害人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以全面保护被遗弃者的合法权益,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推荐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更多>>
注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