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人原则在刑事管辖权中的具体应用是什么?
属人原则在刑事管辖权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这是对属地管辖原则的体现。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这就是属人原则的具体应用,即不论我国公民在何地犯罪,只要其犯罪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原则上我国司法机关都有权对其进行追诉。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属地管辖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属人管辖原则
涉外刑事案件如何确定并行使刑事管辖权?
在涉外刑事案件中,确定并行使刑事管辖权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程序,主要涉及到国家主权、国际法原则以及国内法律规定。我国对涉外刑事案件的管辖权确定和行使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属地管辖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我国就有刑事管辖权。
2. 属人管辖原则:《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也适用本法。但按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即对于我国国籍的公民在国外犯罪,我国也有管辖权。
3. 保护性管辖原则:对于外国人在国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虽未侵犯我国属地管辖权,但如果犯罪行为严重危害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我国可以根据《刑法》第八条规定行使管辖权。
4. 普遍管辖原则: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如海盗、贩卖奴隶、战争罪、灭绝种族罪等,无论犯罪行为人国籍如何,犯罪地点何在,我国根据《刑法》第九条的规定,可基于普遍管辖原则进行管辖。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这一条实际上涵盖了普遍管辖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我国法院和检察院还需综合考虑国际法原则、国际司法协助协议、外交政策等因素,并与相关国家进行必要的司法协作来确定和行使刑事管辖权。
外国人在华期间犯罪,是否受中国刑法约束?
根据刑法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以外,均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这意味着,无论国籍如何,只要在华期间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我国法律的管辖。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原则有明确规定,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不仅包括我国的领土、领水、领空,也包括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和航空器外国人在这些区域内犯罪,同样要接受我国刑法的约束,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具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在我国司法机关审判之列,但这部分人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华外国人都需遵守并受我国刑法约束。
属人原则在刑事管辖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确保了无论我国公民身处何处,只要触犯了我国刑法,都将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制裁。这不仅彰显了我国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在行使属人管辖权时,我国同样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尊重他国主权和司法管辖权,避免管辖权冲突,实现公正、公平、合理的司法审判。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法律问题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找到经验丰富、擅长处理类似案件的本地律师,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