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劳动者若认为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辞退的行为违法,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过程中需重点审查以下要件:
制度合法性:用人单位需证明辞退依据的规章制度已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且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若制度未经法定程序制定或未公示,不得作为辞退依据。
事实认定:用人单位需提供考勤记录、工作安排证据等材料,证明劳动者存在旷工行为且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程度。劳动者可举证反驳,证明考勤记录不实、存在不可抗力导致缺勤等。
程序合规性: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前,需依法履行通知工会等程序义务。若未履行法定程序,即使劳动者存在旷工行为,辞退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劳动者申请仲裁时,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劳动合同、辞退通知、考勤记录等证据材料。仲裁机构将根据双方举证情况,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三条等条款作出裁决。对裁决不服,劳动者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需分情况判断。合法情形下,用人单位可扣减旷工期间未提供劳动对应的工资;违法情形则包括超额扣减、制度不合法或无证据支持等。具体规则如下:
合理扣减:劳动者旷工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可不支付旷工当日的工资。此扣减属于对未提供劳动部分的合理对价调整,不违反法律规定。
违法扣减: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额外扣减工资(如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或扣除比例导致劳动者当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属于违法克扣工资。此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未公示、未经民主程序制定,或无法证明劳动者存在旷工行为,扣减工资亦属违法。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发被违法扣减的工资及赔偿金。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以上则是关于“旷工辞退要求”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