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夫妻间避免承受另一半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2024-03-17    人已阅读
导读: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可能因各种原因产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是否需要共同承担这些债务是公众关注的法律问题。法律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但同时也规定了例外情形,保护非债务方的合法权益。

夫妻间避免承受另一半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原则上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能够证明该债务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夫妻之间存在分别财产制的约定且债权人明知此约定。此外,如果该债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且未得到非举债方的事后追认,一般也不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 同法条第二款:“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如何在贷款担保中保护自身免于承担夫妻共同债务?

贷款担保中,担保人对于债务的承担是基于担保合同或法律规定。若担保人为已婚状态,按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一般被认为是夫妻共同债务,除非能证明该债务明确为个人债务。在提供担保时,担保人可以通过一系列合法途径来规避可能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问题。

1. 明确约定担保性质: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可以明确约定该担保为个人行为,与配偶无关,并非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产经营,以此来对抗债权人可能主张的夫妻共同债务。

2. 配偶书面确认:担保人的配偶可以出具书面声明,确认该担保债务为其配偶的个人债务,不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3. 资产隔离:通过财产公证等方式,将自身财产与家庭共有财产进行有效区分,以避免因个人担保行为导致家庭共有财产被执行。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作为担保人,应充分运用上述法律规定和策略,确保自身的担保行为不会对配偶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保护自己免于承担夫妻共同债务。同时,建议在涉及重大担保事项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更为详尽严谨的法律措施。

夫妻共债中如何防范与维权?

夫妻共债问题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一般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但是,为了防范不必要的风险和保护自身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与维权:

1. 明确区分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对于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对外举债的情况,若该债务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或者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范围,则可能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应对对方的债务有清晰了解,并留存相关证据证明该债务并非用于家庭生活。

2. 签署婚前或婚后财产协议:根据民法典第1065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同时,可以约定对债务的承担方式。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财产归属和债务承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不知情而承担对方债务的风险。

3. 保留并提供非共债证据:当面临诉讼时,如能提供证据证明该债务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超出家庭日常需要,或者自己对该债务并不知情且未从中受益,那么法院可能会判决该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夫妻间避免承受另一半债务的关键在于明确区分“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对于非债务方而言,可以通过事前约定分别财产制并在债权人间公示,或者在对方举债时保持知情并明确表示不同意承担等方式来保护自身权益。同时,当面临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时,应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债务应归属为个人债务。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拥有超过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可靠平台。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从容面对各种困难。选择大律师网,信任我们的团队!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推荐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更多>>
注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