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受害人能否得到赔偿及援助?

大律师网 2024-04-24    人已阅读
导读: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他们有权获得赔偿和援助。国家和社会应当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物质、医疗、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受害人能否得到赔偿及援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是犯罪,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同时,受害者有权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犯罪者索赔,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了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援助措施。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规定了对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的处罚,并明确了受害人的赔偿权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该法第六条规定,受害者有权获得医疗、心理咨询、临时住所等援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被拐卖、绑架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救助和保护。

被拐卖者权益保障机制是什么?

被拐卖者权益保障机制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社会保护制度,旨在对遭受人口拐卖犯罪侵害的个体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救助与权益保护。这一机制涵盖了预防、打击、解救、康复、赔偿、司法救济等多个环节,旨在确保被拐卖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权益保障。具体而言,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与打击拐卖行为:通过立法和执法活动,严厉打击人口拐卖犯罪,提高犯罪成本,对潜在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拐卖案件的发生。

2. 紧急解救与临时安置:一旦发现被拐卖者,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解救程序,尽快将其从被拐环境中解救出来。同时,为被拐卖者提供临时的生活安置、医疗救治、心理咨询等服务,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身份恢复与返乡援助:帮助被拐卖者恢复或确认其合法身份,为其办理相关证件,协助其返回原居住地或选择新的居住地。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被拐卖者,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和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支持,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

4. 法律援助与司法救济:为被拐卖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其通过法律途径追索赔偿、维护权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拐卖者作为被害人有权参与诉讼,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

5. 康复与心理疏导:针对被拐卖者可能遭受的身体伤害、心理创伤,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和心理疏导,帮助其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重建自尊自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至第二百四十八条对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严厉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包括拐卖行为导致的家庭暴力)的预防、处置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为被拐卖者提供了法律保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权益予以特别保护,其中包含了对拐卖未成年人行为的禁止与惩处。

4. 《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由国务院发布,详细规划了我国反拐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国反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5. 《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定罪量刑、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

6. 《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了被拐卖者作为司法救助的重点对象,有权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获得必要的经济救助。被拐卖者权益保障机制是一个涉及多个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协作的综合系统,旨在通过预防、打击、救助、康复、赔偿、司法救济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保障被拐卖者的合法权益。

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在法律中享有充分的保护和救济。他们不仅可以寻求法律制裁犯罪者,还能得到多元化的援助,包括经济赔偿、心理康复等。这是我国法律对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弱势群体权益的有力维护。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