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对于“非法占有”有何具体法律界定?

大律师网 2024-04-11    人已阅读
导读:“非法占有”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或者超过合法权限而占有他人的财产,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盗窃、诈骗、侵占等多种犯罪行为。非法占有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对于“非法占有”有何具体法律界定?

非法占有在刑法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盗窃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二是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使他人自愿交付财物;三是侵占罪,指将代为管理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此外,民法中也有相关规定,如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管理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劳动报酬未支付到何种程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报酬的支付问题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如果雇主恶意欠薪,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追究通常涉及以下两种情况:

1. 恶意欠薪:如果雇主故意不支付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且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里的“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欠薪人数、欠薪总额、欠薪时间长度等因素。

2. 逃避支付:如果雇主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采取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也有可能构成犯罪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条法律规定了雇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义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0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只有当欠薪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如恶意欠薪、逃避支付且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时,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具体的判断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司法解释。

非法占有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刑法,也可能侵犯到民法中的财产权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尊重并遵守法律,避免任何形式的非法占有行为,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