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对于公众人物,诽谤罪与名誉侵权认定有何特殊性?

大律师网 2024-04-19    人已阅读
导读:公众人物的诽谤罪和名誉侵权的认定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性。由于公众人物的公共影响力和社会角色,他们在名誉权保护上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以平衡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对于公众人物,诽谤罪与名誉侵权认定有何特殊性?

1. 公众人物的诽谤罪认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对于公众人物,由于其公开生活的特性,他们的行为和言论往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评论法律通常要求诽谤行为必须是恶意且故意的,并且必须有明显的虚假成分,才能构成诽谤。相比普通人,公众人物在诽谤案中的举证责任更重。

2. 名誉侵权的认定:名誉侵权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侮辱或诽谤他人,损害其名誉。对于公众人物,法律会倾向于保护公众的批评权和舆论监督权,即使是负面评价,只要基于事实,不涉及恶意侮辱或诽谤,一般不会被视为名誉侵权。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对诽谤罪进行了规定,强调了必须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才能构成犯罪。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4条则规定了名誉权的相关内容,指出“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如何判定诽谤言论是否对受害人造成损害?

在判定诽谤言论是否对受害人造成损害这一问题上,法律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言论内容的性质:首先,需要判断涉事言论是否符合诽谤的构成要件。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的规定,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言论内容必须是虚假的、有损他人人格或名誉的信息。

2. 言论的公开性与传播范围:诽谤言论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传播,即被不特定多数人知悉。只有当言论在公共空间(如网络、媒体、公开场合等)广泛传播,才可能对受害人的社会评价产生实质影响,从而导致损害。

3. 受害人的名誉受损事实:诽谤行为需导致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负面评价增多、其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等。这通常需要通过受害人的证人证言、社会舆论反馈、工作生活受影响的证据等予以证明。

4. 损害后果的直接因果关系: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如精神痛苦、经济损失等)必须与诽谤言论有直接因果关系。即如果没有该诽谤言论,受害人就不会遭受这些损害。这需要通过事实推理和证据链来确立。

5. 受害人的主观感受:虽然法律主要关注客观损害,但受害人的主观感受(如精神痛苦、心理压力等)也是衡量损害的重要因素。如果诽谤言论使受害人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困扰,即使没有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可能被认定为造成损害。

【引用法条】

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 第1183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第12条: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或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判定诽谤言论是否对受害人造成损害,需综合考虑言论内容的性质、公开性与传播范围、受害人的名誉受损事实、损害后果的直接因果关系以及受害人的主观感受等因素,并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评判。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认定诽谤言论对受害人造成了损害,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恢复名誉以及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诽谤罪中,披露事实真相能否成为免责理由?

刑法体系中,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对于披露事实真相是否能成为诽谤罪的免责理由,这主要取决于所披露的事实是否真实,以及披露的方式和目的。

1. 如果披露的事实是真实的,那么这种行为通常不会构成诽谤。因为诽谤的核心要素是捏造虚假事实,如果披露的是已经被证实的事实,那么就不满足诽谤的构成要件。

2. 即使事实是真的,如果披露的方式和目的具有恶意,比如故意以侮辱、诋毁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或者超出了必要的范围,那么可能触及其他罪名,如侵犯隐私权侮辱罪等。

3. 另一方面,如果披露的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事实,即使这些事实可能会对个人名誉造成影响,法律通常会保护这种"善意的揭露",因为它有利于公众知情权和社会监督。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名誉权,有权依法获得自己的名誉不受侵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以上法律规定表明,真实的信息披露不构成诽谤,但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名誉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具体判断还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解释。

公众人物在诽谤罪和名誉侵权的认定上,法律更注重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同时也要求公众人物有更高的容忍度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人物可以随意被诽谤或侮辱,任何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实际案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公正公平地做出判断。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对于公众人物,诽谤罪与名誉侵权认定有何特殊性”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