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犯徇私枉法罪能否获得缓刑?

大律师网 2024-04-26    人已阅读
导读:本回答针对“犯徇私枉法罪能否获得缓刑”的问题,从专业律师的角度进行阐述。回答表明,虽然徇私枉法罪属于严重职务犯罪,但并非绝对排除适用缓刑。是否能获缓刑,需根据具体案情、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回答主要涉及《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规定。回答强调,对于徇私枉法罪的量刑,司法机关将秉持公正、公平原则,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犯徇私枉法罪能否获得缓刑?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属于严重的职务犯罪,依法应予严惩。我国刑法对刑罚的适用遵循宽严相济的原则,并未规定任何一类犯罪绝对不能适用缓刑。对于徇私枉法罪是否能获缓刑,主要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明确了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刑的严格标准。意见指出,对于职务犯罪,应当全面考察其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严格控制适用缓刑的范围,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虽然徇私枉法罪性质严重,但在具体案件中,如果犯罪人具有法定或酌定的从轻、减轻情节,如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积极退赃、挽回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且符合上述缓刑适用条件,司法机关仍有可能对其判处缓刑。这需要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确定刑罚。严格控制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徇私枉法导致他人死亡如何定罪?

徇私枉法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出于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裁判、决定或者处理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他人死亡时,不仅构成徇私枉法罪,还可能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罪滥用职权罪等其他犯罪,具体定罪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及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1. 徇私枉法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构成徇私枉法罪。如果徇私枉法行为直接导致他人死亡,如错误判决导致无辜者被执行死刑,或者包庇有罪者使其逃避制裁进而继续犯罪导致他人死亡,则徇私枉法罪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应作为加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2. 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徇私枉法行为虽非直接导致死亡,但因严重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未能预见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且该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例如,司法人员在处理纠纷案件中因徇私枉法未能公正裁决,导致当事人情绪失控自杀身亡,此时司法人员可能同时构成徇私枉法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数罪并罚

3. 滥用职权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滥用职权罪。若徇私枉法行为属于滥用职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间接引发他人死亡,如错误释放重犯使其再次犯罪致人死亡,或者不当干预行政管理事项导致公共安全问题引发他人死亡,则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的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

- 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徇私枉法导致他人死亡的定罪,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其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滥用职权罪等,并结合相关法规依法定罪量刑。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因果关系、主观恶性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判。

如何界定徇私枉法行为?

徇私枉法行为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于私情、私利或者特定关系人的影响,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做出不公正裁判、决定或者处理,侵犯了国家司法制度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如下:

1. 主体特定:行为人必须是具有法定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或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法官、检察官、警察、纪检监察干部等。

2. 职务行为:行为发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即行为人利用其职务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枉法行为。

3. 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事实和法律规定,但出于私情、私利或受他人影响,仍故意为之。

4. 客观行为:具体表现为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枉法裁判、决定或处理,导致冤假错案或者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5. 结果影响:徇私枉法行为破坏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国家司法权威,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了“徇私枉法罪”,具体如下:

- 第一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该法第五十九条列举了公务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其中包括“不得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贿赂,泄露国家秘密,浪费国家资财等违法违纪行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这两部法律中均明确规定法官、检察官应当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公正履行职责,不得有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等行为,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界定徇私枉法行为需从行为人身份、职务行为性质、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后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依据《刑法》、《公务员法》及相关职业法的规定进行定性。一旦构成徇私枉法,行为人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以及相应的行政处分。

综上,犯徇私枉法罪并非绝对无法获得缓刑,关键在于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犯罪人的悔罪表现、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充分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力求做到罪责刑相适应,既体现对职务犯罪的严厉打击,又兼顾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与社会关系的修复,从而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温馨提示:面对法律难题?大律师网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3万+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