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非法行医行为如何界定?

大律师网 2024-03-10    人已阅读
导读:非法行医行为是指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或已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医疗执业活动。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众的生命健康权益,破坏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

非法行医行为如何界定?

非法行医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

1. 行为主体:行为人未获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虽有证书但在未注册、超范围执业等情况下实施医疗行为。

2. 行为性质:行为人实施了应当由合法执业医师才能进行的医疗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行为。

3. 结果影响:非法行医行为往往导致患者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同时,《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者在逃如何进行法律追责?

非法行医行为,是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可能对公众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对于非法行医者在逃的情况,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并采取网上追逃、通缉等措施,将其绳之以法。

首先,根据《刑法》规定,非法行医罪属于公诉案件,即使犯罪人在逃,也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一旦发现非法行医者并查明其犯罪事实,仍需追究其刑事责任,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造成就诊人死亡,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次,《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追诉程序。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开展侦查工作,确认嫌疑人身份后发布通缉令,通过全国联网的公安信息系统进行追逃。同时,还可以利用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合作机制,对已逃至境外的非法行医者进行追捕。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对于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3. 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司法解释也对在逃人员的追捕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如何判定医疗事故与非法行医的因果关系?

在判定医疗事故与非法行医之间的因果关系时,主要依据的是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理和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首先,需要确定是否存在非法行医行为,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具备合法的行医资格、是否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等。如果存在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或其他违反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则可认定为非法行医。

其次,需要明确患者所受损害是否由非法行医直接导致,要证明非法行医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通常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鉴定来完成,包括但不限于对病历资料的审查、对诊疗过程的还原、对损害后果的专业评估等步骤。如果能够证明若非非法行医行为,患者不会遭受该种损害或者损害程度会大大减轻,那么就可以确认非法行医与医疗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未经许可从事医疗活动,属于过错行为,应依法承担责任。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一条: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赔偿,由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对于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而非法行医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应当对其造成的医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判定医疗事故与非法行医的因果关系需结合具体案情,通过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认定以及对损害结果与非法行医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严谨论证,同时参照上述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

非法行医行为是法律严格禁止并严惩的违法行为。对于此类行为,不仅需要广大公众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更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对非法行医者依法查处,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个人或单位发现非法行医行为,均应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和环境。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